陶瓷餐饮具,主要是指与食品接触的碗、盘、碟、杯、针匙等日用陶瓷中陶瓷餐饮具产品,不包含陶瓷烹调器、陶瓷包装容器产品。陶瓷餐饮具有易清洗、传热慢、耐腐蚀等优点,其烧制和应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,其造细腻光滑、色彩明丽且便于清洗,是绝大多数家庭购买餐具的首选。大家在选择这类餐具时,通常考虑的主要是外观和价格两个因素。但是,网络传言,陶瓷饮餐具也有重金属超标的风险。这种传言是真的吗?那么选择购买什么样的陶瓷餐饮具才让人放心?其实从以下几方面考虑即可。 一、重金属问题。颜色深、釉上彩的产品要慎选 陶瓷本身虽一般不会有安全隐患,但陶瓷表面上的彩釉却有可能成为健康杀手。为了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,现在市场上的陶瓷餐饮具做得都非常精美。特别是花纹和色彩,越来越丰富、鲜艳。颜色越深越鲜艳,重金属超标的可能性就越大。彩釉中的铅、汞、镭、镉等都是对身体有害的元素。其中,放射性元素镭会杀伤白血球,镉、铅和汞都是重金属,镉和铅会引起肝脏或其他内脏中毒,汞会引起肝、肾硬化。使用不合格的陶瓷产品时,这些有害物质会溶出,随着食物进入人体,时间一长,会引起慢性中毒。同时,制作陶瓷的粘土也要注意,劣质的粘土含微生物和有害物质较多,即使不上彩釉也会损害人体健康。因此产品的规格和质量尤为重要,达标的彩釉陶瓷对人体基本没有危害,而看起来干干净净的无彩陶瓷餐饮具却可能为健康埋下隐患。 因此,大家在购买陶瓷餐饮具时,尽量不要选择颜色过深和较为鲜艳的产品。此外,需要提醒大家的是,陶瓷餐饮具分为釉上彩和釉下彩两种。釉下彩,就是将颜料覆盖在釉面下边,釉上彩则是将颜料画在釉面上边。两者相比较,重金属超标的风险,釉上彩更高一些。大家在购买有花纹和图案的陶瓷餐饮具时,可以用手摸一摸,如果产品的表面的花纹和图案出是光滑的,那么这款产品就是釉下彩;若花纹和图案处不光滑、有起伏,那么这款产品就是釉上彩,要谨慎选择。 二、外观检测。看外观就可初步判断产品质量 在国家标准中,将陶瓷餐饮具分为了优等品、一等品、合格品三个等级。这三个等级的产品,在外观方面都有明确的规定。比如,任何产品都不能存在炸釉、磕碰、裂穿和渗漏等缺陷;成套产品的釉色、花面色泽应基本一致;产品底沿应磨光,放在平面上应平稳;底部标志应清晰、正确,不得有明显的歪斜和偏心。大家在购买陶瓷餐饮具时,自己就可以进行初步判断。肉眼可见的主要有斑点和色脏,从名字上这两个项目就非常好理解。斑点和色脏,都与釉面和色彩有关。斑点和色脏多的最好不要购买。除了通过肉眼观察之外,用手触摸也可以进行判断。25项缺陷中,疙瘩、坯泡,釉面擦伤都可以用手摸出来。如果用手摸起来,表面这些缺陷较多,边沿不够平整,这样的产品不要购买。 三、吸水率检测。陶瓷碗盘最好到正规商超购买 陶瓷的吸水率就是指陶瓷本身重量与吸水饱和后重量的比值,是陶瓷对水的吸附渗透能力。陶瓷的吸水率和陶瓷的配方以及烧成温度有很大的关系,不同配方和不同温度都会造成吸水率的变化。陶瓷的吸水率是判断陶瓷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。吸水率越小的产品质量越好,其使用寿命也越长,这是因为陶瓷产品对水有一定的吸附渗透能力,水如果被吸进陶瓷,会产生一定的膨胀,容易使陶瓷表面的釉面因膨胀而龟裂,同时其抗污染能力也较弱,在盛装有颜色的食品时,容易使产品表面吸附颜色而难以清洗。吸水率不合格的产品,在使用中吸收水分后容易引起坯体吸湿膨胀,可能产生裂纹或剥落,进而影响产品的热稳定性。吸水率过高易使水中的脏物和异味补充吸入陶瓷,使用久后产品会危害消费者身体健康,产生无法去除的异味,破坏产品的外观。 现实生活中,可以购买到陶瓷餐饮具的渠道非常多。但是,在非正规渠道购买的无任何标志的产品,其质量很难得到保证。正规商超销售的产品,一般都来自较大的生产厂家,其产品质量比较有保证。
|